近日,英国教育组织QS发布了2021年世界大学排名。
英美高校在前100排名中整体下降,中国共有12所学校榜上有名,其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跻身世界前30。
但从整体排名来看,英美高校依然占据前100榜单(美国25所,英国18所),尤其是世界前20榜单(美国10所,英国5所)。
中国大学世界排名逐渐上升并非偶然,这是国家对教育进行长期投资的结果,但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作为国内最顶尖的高校,依旧没能跻进前10榜单。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教育质量虽然在逐步提高,但与英国、美国依然存在差距,我们既要看到自己的进步,也要看到目前的不足。作为留学生亦是如此,如果停滞不前,安于现状,极容易被竞争者反超。
中国高校排名提升,但留学依然必要
闭关锁国的教训很深刻,而阻止人才流动,阻断民间学术、经济、文化、科技交流等都属于现代版闭关锁国。
留学承载着学术、经济、文化、人才等各方面的交流,近年即使中美之间时有矛盾,但国家也从未直接限制过学生出国留学。
留学不仅有自费,也有国家公派。短则一年,长则数年,尤其是留学欧美等发达国家,需要大量经济支撑。国家建设越来越需要具备国际视野的人才,但国家不可能支撑所有学生出国留学的费用,因此,自费留学成了很多学生的首选。
但自费留学不是崇洋媚外、数典忘祖。很多学生将其作为提升学历背景、开阔视野、增长阅历的一种方式,就像毕业后选择工作城市,有人选择上海,有人选择北京,也有人选择留在家乡,而选择留在家乡的那些人不能指责那些去北京上海打拼的人不爱家乡。
中国的基础教育在低年级阶段强调的是打基础,而美国强调的是快乐。中国学生在中小学竞争大,但大学时光是非常轻松的;美国则与此相反,中小学阶段相对轻松,学生可以有更多时间培养、发展兴趣、特长,但到了高中,学生的学习任务非常重,因为他们要为毕业后继续深造或就业作准备。
“美国是儿童的天堂,青年人的战场。”
中国大学严进宽出,美国大学则宽进严出,为更多学生提供了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至于学生能不能把握住这个机会,则完全取决于个人。这有点像一句古话——“师父领进门,修行看个人”。
俗话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有人适应国内教育体系,就一定有人不适应。那些不适应国内教育体系的人,则希望通过接受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教育实现个人成长和突破,而那些在发现国内教育体系的弊端后,果断选择尝试“新道路”的学生,勇气更是值得夸奖。
但留学不是米饭,人人都能吞下肚。有人出国后因为语言障碍、环境改变等原因,学习成绩下降,与当初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而有人珍惜留学机会的不易,发奋图强,改变现状,最终成为一匹黑马。
想做“在哪都能发光的金子”,并不是一件易事
“是金子在哪都能发光”具有片面性。试想一下,一块深埋在沙漠里、土壤里的金子,发出的光芒能被人发现吗?
金子只有在被人发现后,价值才会体现,深埋在沙子里的黄金,价值与沙子无异。
近年,虽然出国留学潮的热度有所下降,但依然处于增长趋势,如果留学真的一文不值,绝无可能吸引越来越多学生加入留学大军。
美国的评价体系是多元化的,只要学生在某个领域表现突出,就会受到认可,比如体育、艺术。美国学生普遍自信,跟其从小受到的教育有关。
而中国的评价体系则相对单一,成绩是很多家长和学校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标准,这种观念根深蒂固,跟国内的教育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不过好在国内教育在不断变革。
中国的教学多习惯按照课本内容进行,而某些领域知识更新换代很快,一味按照课本进行教学,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或技能滞后于社会需求,这也是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发现工作难找的原因之一。
而美国教育则更重视过程和实践,学生从小学开始就有很多机会参与社会实践,大学教授的授课内容和分享的案例可能是当下最新、最前沿的,而非限定于一本固定的教材,这对于学生毕业后就业很有帮助。
想做一块“在哪都能发光的金子”并不容易,只有经过长时间的打磨和锤炼,生命才能熠熠发光。出国留学是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一段宝贵经历,学生在国外首先学会的是生存的本领和与语言不同的人沟通、合作、相处的能力,其次才是专业知识和文化融入。这些能力往往决定了往后几十年的生活幸福指数和工作成就高低。
其次,光是成为金子是不够的,好的平台能让个人能力更加凸显,价值翻倍,增加议价底气。任何一家企业,如果只依靠国内的人力、物力、市场,永远无法发展成为跨国企业。
不需要妄自菲薄,但也不能夜郎自大,认清自己的能耐,去寻找能力范围内最好的平台,将个人价值最大化,才能一步一步成为“在哪都能发光的金子”。
不管是美国教育还是中国教育,都有很多不足,但这些问题始终是暴露在外的,就像走在路上突然遇到几个水坑,你可以选择跨过去、绕道而行,也可以选择趟过去。
“教育造就了一大批人,他们会读书,但是不会区别什么书值得读。”
“Education has produced a vast population able to read but unable to distinguish what is worth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