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她拉到办公室,借了一个按摩板,就往她屁股上打下去,连续打了五六下。等我坐下来才发现,这个软板子上面有许多小齿,于是我连忙扒下她的裤子,发现打紫了,关键是这孩子又不使劲哭,又不躲,导致我认为那板子打不痛。”

面对一年级学生琪琪家长的质问,班主任廖某此般回答。


12月31日晚上,琪琪父母发现孩子双臀红肿有淤青,随后接受住院治疗,后因伤口发炎导致高烧,上呼吸道感染。


在父母的追问下,琪琪才说出自己被班主任“打屁股”的实情。


这段经历,还给琪琪留下了心理创伤,“一提起学校就哭”。


而这一切,都源于琪琪“有能力但未按时完成中午时段的作业”。


“廖某一时心急,就采取了比较极端的教育方式。”


但谁也想不到,廖某竟是一名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优异的老师,“性格一直不错”,之前从未发生过类似的事件。


廖某举起鞭打学生的“戒尺”的深层原因是什么打学生的老师是否都十恶不赦


近年来,社会不断曝出老师打学生的新闻,很多误人子弟的“伪师”在社会舆论和法律制裁中下台,为教育发展清除了障碍。

除此之外,学生打老师、家长打老师的新闻也层出不穷。


2019年10月24日,四川寿仁一名初三学生,持砖块连续9次击打班主任老师头部,致老师倒地昏迷,于2020年2月14日离世。事件起因是该学生在学校内违规骑自行车载人,被班主任批评教育,招致该学生不满。

2018年9月12日,江西定南县某小学学生家长何某华因怀疑班主任叶老师当众批评自家孩子,导致孩子受了委屈,遂前往学校与其理论,期间发生口角冲突,何某华动手打了叶老师脸部3巴掌,导致叶老师左颧部、右手拇指处受伤。


现代教育环境好了,家长、学生与老师之间却似乎有了很多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些矛盾让老师与学生、家长成为了对立的群体,一方在上,一方在下,始终无法保持统一步调,这些矛盾又衍生出了很多教育问题。


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体罚”这个词语还没有这么敏感,学生因调皮、犯错、不听管教等原因,被罚抄作业、背诵课文或站着上课,甚至被戒尺打手板心,好像“问题都不大”。


被请家长后,家长甚至还要嘱咐老师一句“严加管教,不听话就打”。


那个年代的“棍棒教育”,客观来说,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影响。


随着人们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棍棒教育”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社会对“体罚”的概念划定了更为细致和精确的范畴,这是教育向好的趋势,更好地保护了学生的人身安全。但对部分教师来说,却模糊了手中“戒尺”的使用范围。


想批评学生,怕家长认为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想惩罚调皮学生,又怕误触了“体罚”的红线。


老师教育学生比从前多了一份小心翼翼,而这份小心翼翼不是对学生而言,更多是针对家长、针对学校。这给老师带来了额外的压力,挫伤教师的自尊心和工作积极性。

如此看来,八九十年代的教育虽然也有很多问题,但相对来说却更加纯粹、直接。


由此也从侧面说明,教师这个群体的前进速度整体上还没有跟上教育体制改革和时代发展的速度,普遍存在素质教育理念滞后、教学方法不科学,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等问题。


学生与老师之间、家长与老师之间关系的改变,还要从零几年整体教育环境的改变说起,教育技术进步,本科扩招,教师体制改革......每一项都是三者关系发生变化的催化剂。


来自社会和周围人群的压力,催生并加剧了父母的教育焦虑,使其变得敏感、紧张。面对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老师不敢批评教育学生,也不敢跟家长明说、直说,怕学生和家长过度解读、产生误会。


国家对未成年人群心理、身体健康的关注与重视,让社会各界对学校和教师的监督力度加大,但有时也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教师的工作造成了干预。新闻媒体经常报道一些学校校规制度的变动,例如禁止学生带手机,社会舆论的压力必定会影响校规的执行。


我们对教育的关注,不应该只停留在孩子出现问题或被媒体曝出问题时,才急急忙忙站出来声讨老师和学校。


功的教育一定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良好结合,并且严格把握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界线未成年人的教育出了问题,我们不能仅仅盯着教师这个群体,家长、学校领导乃至整个社会都需要反思。




关注微信公众号:BCC国际留学辅导,获取第一手教育、留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