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英语教育也迎来了发展契机——英语被纳入高考科目范围。

2001年,教育部将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时间提前至三年级,中国人的“英语学习热”由此掀起。

在这个过程中,英语教育逐渐凸显出一些问题,例如师资力量分配不均,教学内容不全面,教学方法不科学……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了很多英语教师和教育者工作中“最难啃的骨头”。


英语教育 ≠ 英语教学


在很多英语老师和家长的观念里,英语教育=英语教学。

二者仅一字之差,却大有区别。

英语教育的范畴比英语教学更大。英语教育包含单词、语法、听力、写作、阅读、口语等英语教学内容,也包含英语的实践环节,即教孩子们如何在合适的场景应用英语

比如,在图书馆检索并阅读外文文献,在历史博物馆为外国游客讲解历史,在国外学校用英语教外国小朋友中文……

在这个过程中,英语不仅仅是作为一种语言更是作为一种学习和沟通的工具


英语教学则更倾向于理论知识的传递,重点在于让孩子们掌握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为孩子们接受更高一级的英语内容学习打基础,最终目的是应对相关考试

英语教学作为英语教育领域里单独的模块单元,教育部、学校拟定了很多指导性文件,例如教学大纲、教学要求,既作为考核英语教师的标准之一,也作为应对上级工作检查的方式之一。

英语教育会涉及到科学、历史、政治、数学、音乐、美术、STEAM等学科,而非英语这一单一的学科。

所以,很难用一套具体的、统一的标准去指导教学过程或实践过程,英语教育则更多依赖于教师个人如何开展教学活动以及学校的课程设置、课外活动安排



将英语教育简单等同于英语教学,多半是受思维的局限。

因此,在整个英语教育过程中英语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自身要先开拓视野转变思维不能只盯着“让学生考出好成绩对上级和家长作出交代”这个既定的目标而应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什么样的英语教育才是快乐的、实用的、高效的、能举一反三的

我们教育的是孩子,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孩子的需求和成长,只有先对孩子负责,才是真正对家长和上级负责。


英语教育需要什么样的老师?


高级的英语教育需要扎实的英语基础,小学阶段是打基础的重要时期。

这个时期的孩子,对新事物有很高的接受度和好奇心,经过老师的引导,孩子很容易将兴趣点内化成学习动力,开发英语高效学习的潜力。

因此,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情况对孩子是否真正喜欢英语,是否愿意主动学习英语,以及能否学好英语,有着深远的影响,直接影响孩子的小升初考试、中考、高考甚至出国留学。


小学英语的重要性,反映了小学英语教师筛选工作的重要性,英语教师的质量直接决定了英语教育的结果。

除了聘用传统型的优秀的中国英语老师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可聘请一些优质的外教,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对学生发挥作用。


在外教选择上学校应该有一套实用的严格的标准。能说一口流利的、标准的英语,不一定能成为好的外教,好的外教一定是喜欢孩子,热爱教学,有耐心,有足够的教学经验,三观正直的老师。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也不能忽视对外教的考核。外教作为外来人员,对中国孩子和社会实际情况并不如中国老师那般了解(除非常年生活在中国),因此,定期对外教开展教师培训,让中教和外教联动则是提高教师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中国英语老师的选择上,传统型的英语老师也有很多优势,比如拥有扎实的英语知识,接受过符合中国国情的高等教育和教学方法。

学校在选择中国英语教师时,不必刻意追求留学归国人才,也正是因为如此,更需要对中国英语老师开展继续教育主题培训开拓视野等活动,使其不断充实、完善自己,也加强对学校的认可度,实现自我价值提升,而这又会反哺学校办学质量与社会名声。



在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熟练并精通英语的人在升学规划、职业发展等方面会有更多选择

近几年,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关于取消英语这一学科的呼声,国家也有相关文件规范校外学科培训乱象。从根本上分析原因,还是因为我们的校园教育还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中国的小学英语教育,发展时间和经验都还不够,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也需要聆听多方的声音,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至于取消英语这一学科以及相关的考试至少在未来二十年、三十年内是不太可能的,并且随着国家的发展,还会有更多语种的语言教育会在中国逐渐发展起来,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言。

所以,这一代人,不论是大学毕业生还是中小学在校生,还是老老实实把英语学好吧。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BCC国际留学辅导”

扫码添加微信,获取各阶段国际化升学/办学特色方案